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是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于1980年出版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观点:隐喻不仅是诗歌或修辞中的语言现象,更是我们日常思维、体验和行为的基础。我们的整个概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是隐喻性的。
本书系统地揭示了这些“活”在语言中的隐喻如何塑造我们对争论、时间、爱、理论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全书章节
- 章节-第一章 我们赖以生存的概念
- 章节-第二章 隐喻性概念的系统性
- 章节-第三章 隐喻系统性:凸显和隐藏
- 章节-第四章 方位隐喻
- 章节-第五章 隐喻与文化连贯
- 章节-第六章 本体隐喻
- 章节-第七章 拟人
- 章节-第八章 转喻
- 章节-第九章 隐喻连贯性的挑战
- 章节-第十章 更多的例子
- 章节-第十一章 隐喻建构的部分性质
- 章节-第十二章 我们的概念系统根据何在?
- 章节-第十三章 结构隐喻的基础
- 章节-第十四章 因果关系:部分自发和部分隐喻
- 章节-第十五章 经验的连贯建构
- 章节-第十六章 隐喻的连贯性
- 章节-第十七章 隐喻中复杂的连贯性
- 章节-第十八章 概念结构理论的一些影响
- 章节-第十九章 定义和理解
- 章节-第二十章 隐喻如何赋予形式以意义
- 章节-第二十一章 新意义
- 章节-第二十二章 相似性的产生
- 章节-第二十三章 隐喻、真理、行动
- 章节-第二十四章 真理
- 章节-第二十五章 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的神话
- 章节-第二十六章 西方哲学和语言学中的客观主义神话
- 章节-第二十七章 隐喻如何揭示客观主义神话的局限性
- 章节-第二十八章 主观主义神话的不足
- 章节-第二十九章 经验主义替代阐释方案:赋予古老神话以新意义
- 章节-第三十章 理解
核心隐喻概念
结构隐喻
- 隐喻-争论是战争
- 隐喻-时间就是金钱
- 隐喻-理论是建筑
- 隐喻-想法是食物
- 隐喻-想法是人
- 隐喻-想法是植物
- 隐喻-想法是产品
- 隐喻-想法是商品
- 隐喻-想法是资源
- 隐喻-想法是金钱
- 隐喻-想法是切削工具
- 隐喻-想法是时尚
- 隐喻-理解是看见
- 隐喻-爱是物理力
- 隐喻-爱是病人
- 隐喻-爱是疯狂
- 隐喻-爱是魔法
- 隐喻-爱是战争
- 隐喻-财富是被隐藏的物品
- 隐喻-重要的就是大的
- 隐喻-看见就是摸到
- 隐喻-爱是旅程
- 隐喻-管道隐喻
方位隐喻
- 隐喻-高兴为上,悲伤为下
- 隐喻-有意识为上,无意识为下
- 隐喻-健康和生命为上,疾病和死亡为下
- 隐喻-控制或者强迫为上,被控制或者被强迫为下
- 隐喻-更多为上,更少为下
- 隐喻-可预见的未来事件为上
- 隐喻-地位高为上,地位低为下
- 隐喻-好为上,恶为下
- 隐喻-道德为上,堕落为下
- 隐喻-理性化为上,情绪化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