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理解是看见 (UNDERSTANDING IS SEEING)
“理解是看见”是在章节-第十章 更多的例子中提出的一个基础性**结构隐喻**。这个隐喻将“理解”这个抽象的认知过程,与“看见”这个具体的、直接的感官经验进行类比。它是一个复合隐喻,通常伴随着另外两个子隐喻:想法是光源(IDEAS ARE LIGHT-SOURCES)和话语是光媒介(DISCOURSE IS A LIGHT-MEDIUM)。
隐喻的系统性表达
我们用大量与视觉、光明和清晰度相关的词汇来谈论理解、想法和论证。
- 我明白你在说什么了。 (I see what you’re saying.)
- 在我看来它是不一样的。 (It looks different from my point of view.)
- 现在我了解全貌了。 (Now I’ve got the whole picture.)
- 那见解够深刻。 (That’s an insightful idea.)
- 那真是真知灼见。 (That was a brilliant remark.)
- 论点很明晰。 (The argument is clear.)
- 这个论述隐晦难懂。 (It was a murky discussion.)
- 能说明下你的观点吗? (Could you elucidate your remarks?)
- 这个论点很透彻。 (It’s a transparent argument.)
隐喻的凸显与隐藏
“理解是看见”这个隐喻凸显了理解的以下方面:
- 直接性与即时性: 理解就像“看见”一样,可以是一种即时的、顿悟式的体验。
- 清晰度: 好的想法和论证是“清晰的”、“透彻的”,容易被“看”明白;反之则是“模糊的”、“晦涩的”。
- 视角的重要性: 理解与个人的“视角”(point of view)密切相关,不同的视角会看到不同的“景象”。
这个隐喻在我们的概念系统中扮演着基础性角色,它与其他多个隐喻(如争论是旅行、争论是建筑)发生交叉,共同构建我们对“理性争论”等复杂概念的理解。例如,在争论中,我们会“看”到论点的“轮廓”(建筑),也会在“深入探究”后“发现”新的事实(旅行)。
它隐藏了理解过程中的非视觉方面,例如,理解可能是一个需要逐步“消化”(隐喻-想法是食物)的缓慢过程,或者需要亲身“体验”才能达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