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第十一章 隐喻建构的部分性质
本章的核心观点是,隐喻对概念的建构是部分的(partial),而非全部的。一个隐喻只会使用源概念的一部分结构来构建目标概念,这为语言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留下了空间。
隐喻的“已用部分”与“未使用部分”
在任何一个结构隐喻中(如隐喻-理论是建筑),只有源概念(建筑)的一部分特征(如“基础”、“外壳”)被系统性地用来构建目标概念(理论),这部分我们称之为“已用部分”。而源概念的其他特征(如“房间”、“管道”、“滴水兽”)则没有被系统性地使用,这部分我们称之为“未使用部分”。
“建筑”这一概念中被用来建构“理论”这一概念的部分是其基础和外壳。而其屋顶、内部房间、楼梯和玄关过道等没有用来建构“理论”这一概念的任何部分。因此在隐喻“理论是建筑”中有被使用的部分(基础、外壳),也有未被使用的部分(房间、楼梯等)。
常规的、字面的隐喻表达(如“构建一个理论”)利用的是“已用部分”。而富有想象力的、诗意的表达则常常通过扩展到“未使用部分”来实现。
想象力与新奇隐喻的类型
作者将想象力或非字面隐喻分为三种次类型:
-
对已用部分的扩展: 在已有的隐喻结构上添加更多细节。
例如:“这些事实是我建构理论的_砖石和灰浆_。”
-
对未使用部分的利用: 将源概念中通常不被使用的特征应用到目标概念上。
例如:“他的理论中有成千上万的_小房间_和蜿蜒曲折的_长长走廊_。” “他偏好布满_滴水兽_的大型哥特式理论。”
-
创造全新的隐喻: 提出一个不属于常规概念系统的新隐喻,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思考事物。
例如:“经典理论犹如生育了很多孩子的家长,而这些孩子之间总是打架不断。”
“活隐喻”与“死隐喻”
-
活隐喻 (Alive Metaphors): 那些系统性地构建了我们日常思维和行为的隐喻,如隐喻-争论是战争、隐喻-时间就是金钱。它们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即使其表达已经约定俗成,但其生命力在于它们持续塑造着我们的概念系统。
-
死隐喻 (Dead Metaphors): 那些孤立的、非系统性的隐喻表达,其隐喻性已经几乎不被察觉。例如“山_脚_”(a mountain’s foot)。这类隐喻源于一个在我们的文化中非常边缘化的概念(如“山是人”),其大部分结构都未被使用。它们唯一的生命迹象在于其“未使用部分”偶尔可以被用来创造新奇的表达或笑话。
将这些孤立的、不系统的情况和我们讨论的系统隐喻表达区别开来是十分重要的。表达如_“浪费时间”“攻击立场”“分道扬镳”_等都反映了系统的隐喻概念。这些成体系的隐喻概念构建了我们的行为和思想。从最根本上来讲,它们是“活隐喻”(alive):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