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第六章 本体隐喻
本章介绍了另一类重要的隐喻——本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与方位隐喻不同,本体隐喻源于我们对物体和物质的经验,它使我们能够将事件、活动、情感、思想等抽象概念视为离散的实体或物质,从而可以对它们进行指称、归类、量化和推理。
本体隐喻的功能
通过将抽象概念实体化,本体隐喻服务于多种认知目的:
- 指称 (Referring): 让我们能够谈论某个抽象概念。例如,“我_对虫子的恐惧_快把我太太逼疯了。”
- 量化 (Quantifying): 让我们能够衡量或计算某个抽象概念。例如,“世界上充满了_仇恨_。”
- 识别方面 (Identifying Aspects): 让我们能够区分一个抽象概念的不同侧面。例如,“他性格中_丑陋的一面_…”
- 识别原因 (Identifying Causes): 将抽象概念视为行动的原因。例如,“他是因为_生气_才那么做的。”
- 树立目标和激发行动 (Setting Goals and Motivating Actions): 将抽象概念视为可以追求或实现的目标。例如,“去纽约_追名逐利_。”
像这样的本体隐喻在我们试图理智地处理我们的经验时很有必要。
核心案例
隐喻-通货膨胀是实体 (INFLATION IS AN ENTITY)
通过将“通货膨胀”视为一个实体,我们可以谈论它、对抗它、并将其视为导致各种经济后果的原因。
- _通货膨胀在降低_我们的生活水平。
- 我们需要_与通货膨胀做斗争_。
- 通货膨胀让我很气愤。
隐喻-大脑是机器 (THE MIND IS A MACHINE)
这个隐喻让我们能够从效率、生产能力、内部机制等方面来理解心智活动。
- 我今天大脑_不好使_。
- 天啊,事情有_转机_了! (Boy, the wheels are turning now!)
- 我们都快_没精力_了。 (we’re running out of steam)
隐喻-大脑是脆弱的物体 (THE MIND IS A BRITTLE OBJECT)
这个隐喻则聚焦于心智的心理承受能力方面。
- 他在交叉盘问中_崩溃_了。 (He broke under cross-examination.)
- 这次经历_击垮_了他。 (The experience shattered him.)
容器隐喻 (Container Metaphors)
本体隐喻的一个重要子类是容器隐喻,它源于我们将自己的身体视为一个有内部和外部的容器的经验。我们进而将这种“里-外”的逻辑投射到其他事物上。
隐喻-视野是容器 (VISUAL FIELDS ARE CONTAINERS)
我们将视野视为一个容器,将所看到的东西视为容器内的物体。
- 这艘船正_进入_视野。 (The ship is coming into view.)
- 他_脱离_我的视野了。 (He’s out of sight now.)
隐喻-事件、行为、活动和状态是容器 (EVENTS, ACTIONS, ACTIVITIES, AND STATES ARE CONTAINERS)
我们将事件、活动和状态等概念化为容器,它们可以包含参与者、其他活动或情感。
- 活动: 你怎么_进入_擦窗户这个行业了?
- 状态: 他处于_热恋中_。 (He’s in love.)
- 事件: 周日你要_参加_(in)比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