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拟人 (Personification)
拟人是在章节-第七章 拟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一种特殊的**本体隐喻**。拟人通过赋予非人类实体(如抽象概念、无生命物体、自然现象等)以人类的动机、特征和活动,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
拟人作为一种本体隐喻
拟人是最常见、最明显的本体隐喻之一。它让我们能够将一个非人的“它”视为一个像“你我”一样的行动者,从而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关于人的经验框架去理解它。
也许最明显的本体隐喻是那些自然物体被拟人化的隐喻。这类隐喻通过人类动机、特点以及活动等让我们理解各种非人类实体的经历。
例如:
- 他的理论向我解释了… (His theory explained to me…)
- 生活欺骗了我。 (Life has cheated me.)
- 通货膨胀吞蚀我们的利润。 (Inflation is eating up our profits.)
- 癌症最终了结了他的生命。 (Cancer finally caught up with him.)
拟人不是单一的过程
拟人并非一个笼统、均质的过程。每一种拟人隐喻都会选择性地将人的不同方面投射到非人实体上,从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行为导向。
关键就在于拟人是一个笼统的范畴,覆盖的隐喻种类繁多,每种隐喻都选取了人的不同方面或者是观察人的不同方式。
核心案例:通货膨胀是敌人
以“通货膨胀”为例,我们可以将其拟人化为不同的角色:
- 通货膨胀是敌人: 凸显其对抗性和破坏性。
- 通货膨胀已经袭击了我们国家经济的根本。
- 现在我们面临最大的敌人是通货膨胀。
- 通货膨胀是施虐者: 凸显其带来的痛苦。
- 通货膨胀是巧取豪夺者: 凸显其不公平性。
将通货膨胀具体地拟人化为“敌人”,不仅仅是一种修辞,它为一系列政治经济行动(如“向通货膨胀宣战”)提供了概念基础和合法性辩护。
拟人与转喻的区别
拟人需要与概念-转喻进行区分。在拟人中,我们并不真的认为那个非人实体是一个人(例如,我们不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转喻中,我们是用一个事物去指代另一个与之相关的、真实存在的事物(例如,用“火腿三明治”指代点餐的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