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第二十八章 主观主义神话的不足

本章的核心观点是,主观主义神话作为客观主义神话的传统对立面,同样是不足的。它虽然抓住了意义的个人性和情感的重要性,但其核心假设——即经验和意义是纯粹私有的、无结构的——与我们对概念系统的经验主义分析相悖。

主观主义的核心主张

作者将通俗化的主观主义观点(或称为“咖啡馆现象学”)总结为以下几点:

  • 意义是私有的: 意义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直觉、情感和经验,无法被他人完全理解或传达。
  • 经验是纯粹的整体: 经验本身没有自然的结构,任何结构都是人为强加的。
  • 意义没有自然结构: 因为意义源于无结构的个人经验,所以意义本身也没有自然结构。
  • 语境是非结构化的: 理解所需的语境也是一团混沌,没有结构。
  • 意义无法被充分表征: 基于以上各点,意义最终是无法被充分、自然地表征或言说的。

经验主义的反驳

作者的经验主义理论直接反驳了主观主义的核心前提。

所有这些主观主义观点都取决于一个基本假设,即经验没有自然结构,因此,对意义和真理就没有自然的外部限制。

经验主义认为:

  • 经验是有结构的: 我们的经验并非一团混沌,而是通过经验完形被系统性地结构化的。
  • 结构源于经验: 这些完形的结构(即经验维度,如参与者、部分、阶段、目的等)并非任意的,而是直接从我们与世界的互动中自然浮现的。
  • 意义可以被部分传达: 正是因为我们的经验具有这种自然的、共通的结构,我们才有可能通过隐喻等方式,部分地传达那些非共享的、个人化的经验。

这并不是否认这种可能性:对我有意义的事物基于我曾经的_各种_经验,你没有体验过,因此,我不能_充分_而_恰当地_把这种意义传达给你。然而,隐喻提供了_部分_地传达非共有经验的方法。我们经验的自然结构,使得这种传达成为可能。

因此,虽然经验主义承认意义的个人性和主观维度的重要性,但它拒绝接受主观主义那种认为经验和意义是完全无结构、无约束的浪漫主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