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第九章 隐喻连贯性的挑战

本章探讨了日常语言中看似相互矛盾的隐喻表达。作者通过分析指出,这些表面上的不连贯,实际上在更深的层次上是连贯(Coherent)的,即使它们并非完全一致(Consistent)

表面上的矛盾:时间的“前”与“后”

英语中存在两种看似矛盾的时间组织模式:

  1. 未来在前,过去在后:

    • 在我们将来的几个星期里…… (In the weeks ahead of us)
    • 这些都已经落在我们_身后_了。 (That’s all behind us now)
  2. 未来在后,过去在前:

    • 在_以后_的几周里…… (In the following weeks)
    • 在_之前_的几周里…… (In the preceding weeks)

这种矛盾甚至可以出现在同一个句子中:“我们正前瞻_今后_(ahead)的几个星期(following weeks)。”

揭示深层连贯性

作者通过分析指出,这种矛盾源于我们对时间概念的两种不同但相关的隐喻建构:

  1. 时间是运动物体 (TIME IS A MOVING OBJECT): 时间本身是一个物体,它朝着我们运动,未来在前,过去在后。在这个隐喻下,时间有自己的“脸”和“后背”,所以有“接下来的(following)”和“先前的(preceding)”之说。

  2. 时间是固定的而我们穿行其中 (TIME IS STATIONARY AND WE MOVE THROUGH IT): 时间是一个静止的背景(如一条道路),而我们是运动者。我们朝着未来前进,所以未来在我们“前面(ahead)”,过去在我们“后面(behind)”。

这是用另一种方式来说明它们有着共同的蕴涵。两种隐喻都蕴含从人类的角度时间从我们的前面移动到我们后面。

连贯性 vs. 一致性

这两个关于时间的隐喻并非完全一致,因为它们无法形成一个单一、统一的心理意象(时间不可能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然而,它们是连贯的,因为它们共享一个核心的蕴涵:时间从未来流向过去

隐喻的_连贯性_(即相互契合)和_一致性_是有区别的。我们发现隐喻间的联系更倾向于相互连贯而非相互一致。

案例:隐喻-爱是旅程

“爱是旅程”这个隐喻也体现了同样的原则。这个旅程可以是汽车之旅(“漫长崎岖的道路”)、火车之旅(“偏离了轨道”)或航海之旅(“婚姻触礁了”)。这些具体的旅行方式无法形成一个单一一致的画面,但它们都属于“旅程”这个更广泛的范畴,因此是连贯的。

一般而言,隐喻概念并不是以具体意象来定义的(飞逝,悄悄溜走,往路的尽头走去等),而是以一个更广的范畴来界定的,比如“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