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自指

自指(Self-reference)是指系统、句子、思想或艺术作品指向其自身或其自身某部分的现象。它是本书的核心主题之一,是连接人物-库尔特·哥德尔人物-毛里茨·科内利斯·艾舍尔人物-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三人作品的“永恒金带”。

自指的形式

自指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从直接的语言陈述到间接的结构同构。

  • 直接自指:通过使用“本句子”、“我”等词语直接指向自身。最著名的例子是“说谎者悖论”。

    “本句子是假的”。

  • 间接自指:通过更复杂的方式实现,例如一个故事的结构与它所讲述的内容同构,或者一个系统通过编码来描述自身。概念-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就是间接自指的典范。

    因此我们可以把《对位藏头诗》当作一种间接自指来看待:它自身的结构同构于它所描述的事件。

哥德尔的自指构造

人物-库尔特·哥德尔的天才之处在于,他发现了一种方法,让纯粹关于数的概念-形式系统(数论)能够构造出谈论自身的陈述。他通过“哥德尔配数法”这一精巧的编码方案,在数论陈述和关于数论陈述的元数学陈述之间建立了一座桥梁,从而将“说谎者悖论”引入了数学的核心。

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证明的关键在于能写出一个自指的数学陈述,就像说谎者悖论是语言中的自指语句一样。

哥德尔洞察到,只要数能够用来代表陈述,那么一个数论陈述就可以是关于一个数论陈述的了(甚至可以是关于它本身的)。换句话说,编码的概念是哥德尔构造的核心部分。

艺术与音乐中的自指

自指与怪圈

自指常常导致“怪圈”(Strange Loop)或“缠结的层次结构”(Tangled Hierarchy)的出现,即一个系统在穿越不同层次后,出人意料地回到了起点。这种现象不仅是概念-悖论的根源,也是概念-递归和意识等复杂现象的核心特征。

这些悖论有一个共同的祸根,就是自指,或称“怪圈”。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