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释放

《释放》(Reptiles, 1943)是人物-毛里茨·科内利斯·艾舍尔的一幅石版画,它生动地描绘了一个跨越不同现实层次的“怪圈”(Strange Loop),是本书关于概念-自指概念-递归和生命涌现等核心思想的杰出视觉寓言。

画面内容

这幅画展示了一个循环往复的生命过程:

  1. 二维世界:画面中有一本打开的速写本,上面画着由爬行动物(蝾螈)组成的二维平面镶嵌图案。
  2. 涌现:其中一只爬行动物奇迹般地获得了三维的形体,从画纸中爬了出来,仿佛被“释放”到了真实的世界。
  3. 三维世界:这只立体的爬行动物爬过桌上的一系列物品(一本动物学书籍、一个三角铁、一个十二面体),最终爬上一个酒杯。
  4. 回归:它从酒杯的边缘呼出一口气,然后又重新回到二维的速写本中,再次成为平面镶嵌图案的一部分,从而完成了一个完整的生命循环。

对“怪圈”的图解

《释放》通过描绘一个在不同存在层次之间穿梭的循环,完美地诠释了“怪圈”的概念。这个过程模糊了“真实的”(三维的)和“抽象的”(二维的)之间的界限,提出了深刻的哲学问题:哪个层次才是真正的现实?是桌上的三维世界,还是作为一切起源和终点的二维画纸?

艾舍尔最漂亮的画之一《释放》(图13),就是形式与非形式之间的绝妙的对比,它还有一个迷人的过渡区域。

这幅画可以被看作是对生命本身的隐喻。概念-形式系统(如DNA或计算机程序)中的抽象规则,如何能够“释放”出复杂的、与现实世界互动的实体(如生命体或概念-智能行为)。这个过程既是概念-递归的,也是概念-自指的,因为系统的产物最终又回到了系统本身。

乘法是个比加法稍难对付的概念,现在已由印符操作“把握住”了,就像艾舍尔的《释放》里的那些鸟。

(注:原文此处将《释放》中的爬行动物误记为鸟,但其核心思想一致,即从抽象的形式中涌现出具体的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