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毛里茨·科内利斯·艾舍尔

毛里茨·科内利斯·艾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是一位荷兰版画艺术家,以其数学性、不可能的结构、以及对概念-递归概念-图形与衬底等概念的视觉探索而闻名。

艺术中的怪圈与递归

艾舍尔的作品充满了“怪圈”(Strange Loops),即一种穿越不同层次最终又回到起点的悖论结构。他的许多画作,如《画手》、《瀑布》和《上升与下降》,都是对这一主题的精妙视觉诠释。

在我看来,把怪圈概念最优美最强烈地视觉化了的人是荷兰版画家毛·康·艾舍尔(1898-1972)。艾舍尔创作了一些迄今以来最富于智能启发力的杰作。他的许多作品都源于悖论、幻觉或双重意义。

艾舍尔用了几种不同方式来表现怪圈,它们可以依照圈的紧凑程度排列起来。石版画《上升与下降》(图6)中,修士们永无休止地转着圈子。这是最松散的一幅……《瀑布》中的圈就要紧凑一些……《画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紧凑的圈……最后,我们遇到了所有怪圈中最紧凑的:它表现在《画廊》(图142)这幅画中:这是一幅包含其自身的画。

图形与衬底

艾舍尔是玩转概念-图形与衬底的大师。在他的许多镶嵌作品中,前景(图形)和背景(衬底)可以相互转换,两者都是有意义的、可识别的形状,创造出一种“双倍流畅”的视觉效果。

艾舍尔是画倍流畅图形的大师——例如,他倍流畅地画出的那些漂亮的鸟(图16)。

在质疑感知、设置无答案的荒唐哑谜方面,禅宗有个伴儿:画家艾舍尔。比如《白天与黑夜》(图49)这幅“背触交驰”(借用无门的话)的杰作。人们会问,“那些真的是鸟吗?那些真的是田野吗?那真的是白天吗?真的是黑夜吗?”然而我们又都知道这么问毫无意义。

与哥德尔和巴赫的联系

艾舍尔的艺术与人物-库尔特·哥德尔的数学和人物-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形成了奇妙的呼应。他们三人都以各自的方式探索了概念-自指概念-递归概念-同构等深刻的主题。

艾舍尔在美术中极尽人力之所能地产生出递归,从而在他的某些画中令人惊异地捕获了概念-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精神。

巴赫和艾舍尔用两个不同的“调子”——音乐和美术——演奏着同一个主题。

对我来说,哥德尔和艾舍尔和巴赫只是某个奇妙的统一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投影。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