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无穷升高的卡农

《无穷升高的卡农》这篇对话的名字来源于人物-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在其音乐-音乐的奉献中的一首经典卡农。这首曲子通过在每个循环结束后升高一个调,创造出一种永无止境、无限上升的听觉效果。对话以此为模型,探讨了“怪圈”(Strange Loop)或“纠缠的层次结构”(Tangled Hierarchy)这一核心概念。

对话与怪圈

对话的核心思想是展示一个系统如何通过一系列看似向上的步骤,最终悖论式地回到了自身的起点。这与人物-毛里茨·科内利斯·艾舍尔的石版画艺术-上升与下降形成了完美的概念-同构,画中的僧侣沿着楼梯不断上行(或下行),却最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这篇对话通过人物-阿基里斯人物-乌龟的交流,构建了一个逻辑上的“无穷升高”的结构,其中论证的层次不断提升,但最终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循环。

对话与刘易斯·卡罗尔的悖论

“无穷升高的卡农”这一结构,也与人物-刘易斯·卡罗尔的逻辑悖论(在对话-二部创意曲中被提及)有深刻的联系。在卡罗尔的悖论中,为了接受一条逻辑规则,似乎需要另一条更高层次的规则来保证它的实施,如此往复,形成无穷的元层次倒退。这种结构上的相似性,揭示了在逻辑、音乐和艺术中都存在的“怪圈”现象。

在卡罗尔的对话中,同样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地发生,只是每一次都发生在更高的层次上,它与巴赫的“无穷升高的卡农”绝妙地相似。

对话与禅宗

这种“怪圈”结构也与禅宗的某些思想有相通之处。禅宗常常通过打破常规的线性逻辑,引导人们进入一种循环的、非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从而达到悟境。对话中可能出现的逻辑怪圈,正是对这种思维方式的一种文学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