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相对性
《相对性》(Relativity, 1953)是人物-毛里茨·科内利斯·艾舍尔最广为人知的石版画之一。它通过描绘一个共享的物理空间中存在多个独立引力源的矛盾场景,深刻地探讨了参照系、局部概念-一致性和全局概念-悖论等问题。
画面内容
这幅画展示了一个奇特的建筑内部,其中有三组楼梯,分别对应着三个相互垂直的引力方向。画中的居民在各自的引力场中正常地生活,有人在上楼,有人在用餐,有人在庭院里散步。从任何一组居民的视角来看,他们的世界都是完全正常的,但当这三个“正常”的世界被置于同一个空间时,就构成了一个整体上不可能的、令人困惑的场景。
确定性的岛屿
《相对性》是理解“确定性的岛屿”这一概念的绝佳例子。观众在理解这幅画时,会不自觉地以某一个引力系统(例如,某一段楼梯和上面行走的人)作为“确定性的岛屿”或认知基础。一旦接受了这个局部的概念-一致性,再去观察与之相连的、属于另一引力系统的部分时,概念-悖论感就油然而生。
我们坐在那里,看着那些通向各处的楼梯和那些在同一楼梯上沿着不一致的方向走动的人们,又愉快又困惑。那些楼梯是些“确定性的岛屿”,我们对整幅画的解释就以它们为基础。
多重参照系与意义
这幅作品挑战了观众习以为常的单一参照系,迫使我们在多个视角之间切换。这与概念-形式系统可以拥有多种不同解释(如形式系统-pq系统既可解释为加法也可解释为减法)的思想形成了概念-同构。画面的概念-意义是相对的,取决于观众选择哪个引力方向作为“上”。
由于我们知觉过程的层级性质,我们被迫或者看到一个疯狂的世界,或者看到一簇毫无意思的线条。
《相对性》通过视觉语言,提出了关于概念-一致性、概念-层次结构和我们如何构建现实模型等一系列深刻的哲学问题,是连接艾舍尔艺术与逻辑、数学思想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