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本是生产资本中其价值在一次生产过程中被完全消费,并全部转移到产品中去,因此必须在每一次周转后都进行实物更新的那部分资本。

在生产过程中预付的资本的其他一切物质组成部分,则与此相反,形成流动资本。

展开阐述

流动资本与固定资本的对立,是基于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在周转方式上的区别,而非它们在价值生产中的作用。这一区别只存在于生产资本内部。

流动资本的构成

流动资本由两部分社会经济性质完全不同的要素构成:

  1. 流动不变资本:这部分由劳动对象构成,包括:

    • 原料:如棉花、铁矿石等,它们构成产品的实体。
    • 辅助材料:如燃料、染料、电力等,它们或在物理上加入产品,或仅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 这些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丧失其原有的使用形式,其价值被一次性地、全部地转移到新产品中。
  2. 可变资本:这是投在劳动力上的资本部分。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不仅再生产出自身的价值(工资的等价物),还创造出剩余价值。尽管其价值创造功能与不变资本根本不同,但从周转的角度看,投在劳动力上的价值也是在每个生产周期被完全消费,并全部再现在产品价值中,需要通过产品的出售来不断更新。

流动资本的特征

  • 价值的完全转移:流动资本的全部价值在一次生产过程(一个周转期间)内就完全转移到产品中去。
  • 实物的不断更新:由于在一次生产后就被完全消耗,流动资本的物质要素(原料、劳动力等)必须在每一次周转后,都通过流通(购买)得到实物的补偿和更新,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 周转速度快:与固定资本相比,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要快得多。在固定资本完成一次周转(等于其数年的寿命)的时间内,流动资本已经周转了许多次。

理论混淆

亚·斯密及其后继者将流动资本与流通资本(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相混淆,并且由于流动资本包含了可变资本,他们便忽视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本质区别,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剩余价值的来源)掩盖在单纯的流通形式差异之下。正确的理解是,流动资本和固定资本的划分仅适用于生产资本,是基于其不同组成部分在周转中的不同表现。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