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货币资本不仅是每个企业开创时的第一推动力,更是维持生产连续性、应对周转差异和实现价值补偿所必需的关键要素。

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要求货币形式的资本或货币资本作为每一个新开办的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特别是流动资本,要求货币资本作为动力经过一段短时间不断地反复出现。

展开阐述

从社会再生产的总体视角看,货币资本的作用超越了单个资本循环中的中介职能,显示出其作为社会资本一个独立组成部分的必要性。

货币资本的双重作用

  1. 第一推动力:任何资本主义生产都必须以货币资本的形式开始。资本家必须预付货币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因此,货币资本是发动整个生产过程的起点。

  2. 持续的动力:由于资本的周转时间不同,特别是流动资本需要不断更新,社会必须始终保有一部分资本以货币形式存在,以保证再生产的连续性。这部分货币资本的作用在于:

    • 补偿周转差异:为那些劳动期间长、周转慢的部门提供持续的资金预付。
    • 应对流通停滞:在商品销售或购买出现延迟时,充当准备金,维持生产不致中断。
    • 实现价值补偿:在两大部类的复杂交换中,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完成各资本组成部分的价值和实物补偿。

社会再生产中的货币问题

  • 货币资本的限制:尽管生产的潜力(如劳动生产力、自然力)不完全取决于货币资本的量,但资本主义生产的规模和连续性,始终受到可供预付的货币资本量的限制。特别是那些需要长期、大量投资的部门,其发展直接依赖于货币市场的状况和信用制度的发达程度。

  • 与非资本主义生产的对比:在没有商品生产的社会(如共产主义社会),货币资本将完全消失。社会将直接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将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到不同部门,而无需通过货币这一中介。这揭示了货币资本的必要性根植于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这一特定的社会形式。

  • 危机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社会的理智总是“事后”才起作用。货币资本的运动,特别是信用制度的扩张和收缩,使得对社会生产的控制变得异常困难,长周期的投资项目很容易因货币市场动荡而中断,从而引发或加剧经济危机。

因此,货币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并非简单的流通工具,而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运行和扩张的关键枢纽,同时也内含着深刻的矛盾和风险。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