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周期是由资本中固定部分的寿命决定的、包含若干个年度周转的、长达数年的大循环,它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提供了物质基础。

预付资本价值必须完成一个包含多次周转的周期,例如在上述场合,就是一个包含10个年周转的周期,而这个周期是由所使用的固定资本的寿命决定的,从而是由它的再生产时间或周转时间决定的。

展开阐述

资本的周转不仅仅是年度的重复运动,而是被其固定资本的耐久性所制约。由于机器、厂房等固定资本的寿命通常长达数年(例如平均为10年),因此,全部预付资本的完整再生产也必须经历一个同样长的时间跨度。这个长期的循环被称为周转周期生命周期

周转周期与经济危机

  1. 物质基础:在周转周期内,流动资本每年都进行更新,而固定资本只是逐渐损耗,其价值以货币形式积累。只有在周期末尾,当固定资本需要大规模进行实物补偿时,才会发生对生产资料(特别是固定资本本身)的巨大需求。

  2. 周期性运动:这种以固定资本更新为基础的长期周期,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运动(松弛、中等活跃、急剧上升和危机)提供了内在的物质动因。

    • 繁荣与投资:在经济高涨期,资本家倾向于进行大规模的新投资,特别是投资于固定资本。
    • 危机与更新:当经济危机爆发时,许多企业的旧有设备被迫提前折价出清或淘汰,这为采用新技术、进行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创造了条件。
    • 新周期的起点:每一次危机过后的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又构成了下一个长达数年的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

技术进步的影响

  • 延长寿命:一方面,固定资本的技术发展(如使用更耐用的材料)会延长其物理寿命,从而延长周转周期。
  • 缩短寿命: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不断变革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又会导致无形损耗,迫使资本家在固定资本的物理寿命远未终结前就提前更换设备,从而缩短了周转周期。

竞争的压力,特别是在发生决定性技术变革时,迫使资本家不断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换代。因此,周转周期是资本主义再生产中固定资本的物理寿命和由技术革命决定的经济寿命之间矛盾运动的体现。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