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与媒”是作者独创的,用以概括小镇乡域政治核心运作方式的本土概念,它形象地揭示了基层干部在行使权力时“软硬兼施”的两面性特征。

某种程度上,正是得益于对这两句话的琢磨,我才逐渐悟出了小镇乡域政治运作的特点,并最终以当地的方言将这一特点归纳为“擂与媒”。

展开阐述

“擂与媒”是理解小镇干部如何开展工作、推行政策的一把钥匙。它由两种看似对立但又相辅相成的权力技术构成:

  1. 擂 (léi):在当地方言中意为“强力推动、施加压力”。它代表了权力运作中“硬”的一面,是032-概念-压力型体制在基层的直接体现。具体表现为:

    • 设置硬性指标:为工作设定不容商量的目标和完成时限,如税收任务、迎检标准等。
    • 反复动员施压:通过不断开会、强调,制造“猴子不上树,多打几遍锣”的临战氛围,迫使下级和民众服从。
    • 强制执行:在关键问题上,展现出不容置疑的权威,强力推行政府决策,如关停028-组织-老虎尾采石场
  2. 媒 (méi):意为“做媒、中介、调和”。它代表了权力运作中“软”的一面,是为应对030-概念-权力格局错置而发展出的怀柔策略。具体表现为:

“擂”与“媒”的辩证关系 在小镇的029-概念-乡域政治实践中,单纯的“擂”或单纯的“媒”都无法有效解决问题。仅有“擂”的强硬会激化矛盾,增加行政成本;仅有“媒”的怀柔则会因缺乏压力而显得软弱无力。因此,基层治理的艺术就在于将二者巧妙结合:先通过“擂”制造出必须解决问题的压力,再通过“媒”来具体地、柔性地化解矛盾,最终达成目标。这种软硬兼施的权力技术,是乡镇干部在复杂的基层环境中生存与行政的真实写照。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