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资是小镇政府为应对财政困境、推动地方发展的核心经济活动,是“开发的政治学”的前端环节,其实质就是围绕土地向外来资本进行推销和谈判的过程。

衡量一个地方的发展,城镇的发展程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只有有了企业,又有就业的机会,才有城镇。近几年,我们引进了一些企业…为了引进企业,我们的招商力度很大,这是我们镇发展的重中之重,由我亲自抓。

展开阐述

032-概念-压力型体制和自身财政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招商引资成为小镇的“033-概念-中心工作”。镇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引资办公室”,并由党委书记002-人物-林靖南亲自负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招商引资的特征:

  1. 土地是唯一筹码:小镇缺乏其他优质资源,因此招商引资在实践中几乎完全等同于“卖土地”。通过出让或租赁土地使用权,来换取急需的财政收入和发展项目。
  2. 政府间的激烈竞争:小镇并非资本的唯一选择。在区域发展的竞争格局中,小镇与周边其他乡镇、街道乃至开发区争夺有限的资本,这往往使小镇在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被迫压低价格、提供优惠条件来吸引投资者。
  3. 资本的强势地位:手握资本的“老板”或“客商”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他们可以“货比三家”,在不同乡镇间游走,择廉而栖,甚至虚晃一枪,利用地方政府急于求成的心态来获取最有利的投资条件。
  4. 高度的不确定性:招商引资充满了不确定性,是“只开花不结果”的高发领域。许多项目在经过多轮谈判、甚至草签协议后,最终因资金、审批手续或投资者变卦等原因而不了了之。如027-地点-谢张村的大学城项目和020-地点-范家坝村的租地谈判,都反映了这种困境。

招商引资的过程,是乡镇干部运用“039-权力技术-擂与媒”中“媒”的技巧最为集中的场合。他们需要陪同、宴请、推销、谈判,想尽办法将资本留在小镇。然而,这一过程的艰难和高失败率,也深刻地揭示了在资本掌握更高流动性和选择权的时代,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中的被动与无奈。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