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继替是指在一个容量有限的社会结构中,为维持结构稳定和避免混乱,通过一套公认的原则(如亲属原则或契约原则),将老成员退出的职位、权利和义务,有序地传递给新成员的社会新陈代谢过程。
社会结构不再扩张时,新分子入社的资格就得向旧分子手上去要过来,换一句话说,他一定要等社会结构中有人出缺,才能填补进去。这就是我所谓社会继替。
继替过程若没有一定的规则,势必引起社会的混乱。为了避免社会的混乱,任何社会都有它的继替机构,按着一定的原则……使社会的新陈代谢,有条不紊地进行,不影响社会的完整和个人的生活。
从整个人类的历史看来,据亨利·梅因(Henry Maine)说,社会继替的原则确乎似有一种趋势就是他所谓从Status(身份)到Contract(契约)。
展开阐述
“社会继替”是理解社会如何作为一个超乎个体的“超机体”而持续存在的关键。它解释了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社会结构中,新人如何取代旧人,从而维持社会分工体系的完整与延续。
继替的背景:有限的社会容量
- 社会非堆积:社会并非个人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职位构成的精密结构。这个结构在特定时期有其特定的“人口容量”,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会导致失业或停滞。
- 出缺与填补:在社会结构不再扩张的情况下,新成员要进入这个体系获得一个“位置”,就必须等待老成员因死亡、衰老或其它原因“退伍”而出现空缺。社会继替就是关于这个“填补”过程的规则体系。
- 候补员:社会中并非所有人都在核心结构中占有职位。存在一个由儿童、失业者、退休者等构成的“附属外围”,他们是等待填补空缺的“候补员”。055-核心概念-社会性断乳正是个体从这个外围进入核心结构的准备过程。
继替的原则:从身份到契约
社会为避免因争夺职位而陷入混乱,必须确立清晰的继替原则。其核心目的是明确资格、减少纷争,而非选贤任能。
-
亲属原则 (Status)
- 定义:以个人与生俱来的亲属身份来决定其社会地位和继承资格。这是历史上最普遍的继替原则。
- 优势:
- 清晰明确:亲属网络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潜在竞争者。你不能选择自己的父亲,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资格。
- 有序递补:亲属关系有明确的亲疏远近层次(如长幼、嫡庶),即使主要继承人缺失,也能迅速找到下一顺位的替补者,保证过程的平稳。
-
契约原则 (Contract)
- 定义:以个人的自由意志、后天成就和订立的契-约来获取社会地位,如通过考试获得职位。
- 历史趋势:人类学家亨利·梅因指出,社会继替的历史趋势正是从以血缘身份为主的身份社会(Status)过渡到以个人选择为主的契约社会(Contract)。
尽管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契约原则,但亲属原则(如遗产继承)依然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继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