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资本的循环(G—W…P…W′—G′)是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之一,其特点是以货币资本作为起点和复归点,最鲜明地表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动机——赚钱。
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是:G—W…P…W′—G′。在这个公式中,虚线表示流通过程的中断,W′和G′表示由剩余价值增大了的W和G。
展开阐述
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最片面、最典型也最醒目的表现形式,因为它最直接地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目的:价值增殖(赚钱和积累)。这个循环过程以货币(G)开始,以更多的货币(G′)结束,生产过程(P)仅仅是实现这个目的所必需的中间环节。
循环的阶段
-
第一阶段 G—W: 资本家作为买者,将货币资本(G)投入流通,购买劳动力(A)和生产资料(Pm)。这一阶段是货币资本到生产资本的转化,是为价值增殖过程准备物质和人的要素。
-
生产过程 P: 资本家作为生产者,将购买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消费,创造出新的商品(W′)。这个新商品的价值大于原有生产要素的价值总和,因为它包含了剩余价值(m)。
-
第三阶段 W′—G′: 资本家作为卖者,将包含剩余价值的商品(W′)出售,将其转化为货币(G′)。G′ = G + g(g是剩余价值的货币表现)。这个阶段是商品资本到货币资本的转化,是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最终实现。
特点与意义
- 动机的直接性:G…G′的形式最清楚地表明,生产的动机是赚钱。生产过程仅仅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
- 资本关系的表现:在终点G′上,资本价值(G)和剩余价值(g)并列存在,直接表现了资本关系,即一个价值额(G)生出另一个价值额(g)的关系。G′表现为一个已经自行增殖的价值。
- 积累的可能性:由于终点G′是以货币形式存在,并且其量大于起点G,它能够立即作为已经增大的货币资本,重新开始一个新的、规模扩大的循环,从而直接表现为积累的起点。
- 流通的制约性:该循环表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受流通和商业的制约,因为它的起点和终点都在流通领域。
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总公式,因为它以雇佣工人阶级的存在为前提,并包含了其他两种循环形式(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