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其结果是生产出比预付资本价值更大的价值,即生产出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商品的生产,它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而持续下去,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

展开阐述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概念-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的秘密在于,资本家购买的概念-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1. 价值形成与价值增殖的区别

    • 价值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人生产出相当于他自身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例如,如果劳动力的日价值是3先令(需要6小时劳动来生产),那么工人在劳动6小时后,就创造了3先令的新价值,这仅仅是补偿了资本家预付的工资,是价值的再生产。
    • 价值增殖过程:资本家迫使工人劳动的时间超过了再生产其劳动力价值所必需的时间(概念-必要劳动时间)。例如,工人劳动12小时,而不仅仅是6小时。这超出的6小时(概念-剩余劳动时间)就为资本家创造了概念-剩余价值
  2. 剩余价值的源泉:价值增殖过程表明,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中,通过对劳动力进行超过必要劳动时间的剥削而产生的,而不是在流通领域中通过不等价交换产生的。

因此,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是为了生产使用价值,而是为了生产价值,并且是生产比他预付的价值总和更大的价值,即实现资本的自行增殖。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