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论问题

怀疑论问题(Problem of Skepticism)是概念-认识论中的一个根本性难题,它质疑我们是否可能拥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对知识的定义与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之间的深刻矛盾。

怀疑论问题

关于我们如何能具有知识的哲学问题。

问题的核心矛盾

怀疑论的论证通常基于以下两个前提:

  1. 知识需要确定性:如果我们知道某件事,那么我们就必须对此百分之百地确定,不能有任何出错的可能性。
  2. 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信息来源是可错的: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所有信息都最终来源于我们的感官经验,而感官经验是可能欺骗我们的。

基于这两点,怀疑论者得出结论: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排除感官欺骗我们的可能性,所以我们永远无法达到知识所要求的确定性,因此,我们不可能拥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怀疑论问题 (problem of skepticism) 来自这两种信念:知识需要确定性,以及我们对于外部世界拥有知识。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来自感官经验,但是感官有时会欺骗我们。既然我们不确定通过感官所获得的信念是否为真,我们如何能拥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呢?

经典的怀疑论论证

哲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著名的概念-思想实验来强化怀疑论的挑战:

  • 思想实验-笛卡尔的梦境论证人物-笛卡尔指出,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此刻不是在做梦。梦境可以如此逼真,以至于在梦中我们完全相信它是真实的。既然我们无法排除自己正在做梦的可能性,我们又如何能确定当下的经验是真实的呢?
  • 思想实验-笛卡尔的邪恶精灵论证人物-笛卡尔进一步设想,可能存在一个全能的“邪恶精灵”,它系统性地欺骗我们,让我们产生一个看似真实的外部世界的幻觉。
  • “缸中之脑”思想实验:这是邪恶精灵论证的现代版本。设想你只是一个被泡在营养液里的大脑,一个超级计算机正通过电极向你的大脑输入各种信号,让你产生拥有身体、生活在一个真实世界的完整幻觉。你如何能确定你不是这样一个“缸中之脑”?

回应怀疑论

回应怀疑论的挑战是整个近代认识论的核心任务之一。哲学家们尝试了多种路径:

  • 否定“知识需要绝对确定性”:一些哲学家认为怀疑论者对知识的要求过高了。或许知识只需要“被证成的真信念”(Justified True Belief)即可,而不需要绝对的确定性。
  • 诉诸常识:G.E.摩尔等人认为,我们对自己拥有一双手、外部世界存在的信念,其确定性要远高于任何怀疑论哲学论证的前提的确定性,因此我们有理由拒绝怀疑论的结论。
  • 先验论证人物-康德试图通过论证时空和因果性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先天结构,来保证我们经验的客观有效性。

尽管有各种回应,怀疑论问题仍然深刻地挑战着我们对知识、实在和人类认知能力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