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
真理(Truth)是概念-认识论和概念-逻辑学中的一个基础性概念,它通常指的是信念、陈述或命题与实在(reality)或事实(fact)相符合的性质。对真理的探寻是整个概念-哲学事业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哲学是对关于世界及我们在世界中所处位置的真理的探寻。 对真理的发现和对善的实践是哲学最重要的两个目标。
——伏尔泰 (Voltaire)
真理的理论
“真理是什么?”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历史上,哲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关于真理本质的理论:
-
符合论(Correspondence Theory):这是最传统、最符合直觉的真理理论。它认为,一个陈述是真的,当且仅当它与外部世界的某个事实相符合或对应。例如,“雪是白的”这个陈述为真,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雪确实是白色的。
-
融贯论(Coherence Theory):该理论认为,一个陈述是真的,当且仅当它与一个特定的信念系统中的其他所有信念相互融贯、不产生矛盾。真理在于信念之间的逻辑一致性,而非与外部世界的符合。
-
实用主义理论(Pragmatic Theory):以人物-威廉·詹姆斯等人为代表,该理论认为,一个信念是真的,当且仅当相信它能够在长远来看带来令人满意的、有用的实践效果。真理是“管用的东西”。
-
紧缩论/冗余论(Deflationary/Redundancy Theory):这种观点认为,“是真的”这个短语在语言中是多余的。说“‘雪是白的’是真的”,其内容与直接说“雪是白的”没有任何区别。因此,“真理”本身并不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具有实质内容的属性。
真理与知识
在传统的概念-知识定义(被证成的真信念)中,真理是知识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不能“知道”一件虚假的事情。然而,我们如何能确定我们的信念是真的,这是问题-怀疑论所提出的核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