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积累是在剩余价值资本化过程中,为达到扩大再生产所需最低资本额而暂时形成的货币贮藏,是资本积累的一个必要环节。
已经实现的剩余价值虽然要资本化,但往往要经过若干次循环的反复,才能增长到(也就是积累到)它能实际执行追加资本的职能的规模……因此,这个剩余价值凝结为贮藏货币,并在这一形式上形成潜在的货币资本。
展开阐述
在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并非每一份实现的剩余价值(g)都能立刻转化为追加的生产资本。生产规模的扩大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要求追加资本必须达到一定的最低限量。因此,在剩余价值达到这个量之前,它必须以货币的形式暂时积累起来。
货币积累的性质
-
潜在的货币资本:这种以贮藏货币形式存在的剩余价值,被称为“潜在的货币资本”。它之所以是“潜在的”,是因为当它处于静止的货币形式时,它并不执行资本的职能,不参与价值增殖过程。它只是一个正在增长的货币额,等待着转化为能动的资本。
-
资本积累的预备阶段:货币积累是现实积累(即生产规模的实际扩大)的一个预备阶段。资本家不能直接扩大生产,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因为积累的剩余价值还不够。因此,这种货币贮藏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一个必要的、暂时性的环节。
-
货币贮藏的形式:这种积累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 实在的货币贮藏:将实现的剩余价值以现金形式保存起来。
- 债权形式:如果商品是赊销的,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对买者的债权。
- 信用形式:在信用制度下,这种潜在的货币资本可以存入银行,转化为生息的存款或有价证券,从而在产生它的产业资本的循环之外执行其他资本职能。
与准备金的关系
作为积累基金的货币贮藏,还可以充当准备金,用于消除资本循环中出现的干扰,例如商品出售延迟或原料价格上涨等。在这种情况下,它被用来补偿原有资本的运行,而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
货币积累的机制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使生产在顺利进行,也必然伴随着一部分社会财富以非生产性的、潜在的货币资本形式暂时停滞,这是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的内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