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财富的基本元素形式,是一个首先用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并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

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

展开阐述

商品是理解《资本论》的起点。它具有二重性,即包含两个核心因素:

  1. 概念-使用价值:指商品能够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有用性。这种有用性由商品体的物理、化学等自然属性决定,是财富的物质内容。例如,小麦可以充饥,上衣可以保暖。使用价值只有在使用或消费中才能得到实现。

  2. 概念-价值:作为交换价值的基础,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所需要的概念-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在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值是其能够与其他商品进行交换的内在根据。

一个物品可以是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如为了自己消费而生产的产品),也可以是有用的人类劳动产品但不是商品(如为封建主生产的粮食)。只有为交换而生产的、能够满足他人需要的劳动产品,才成为商品。商品这种看似简单的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却充满了形而上学的微妙和神学的怪诞,马克思称之为理论-商品的拜物教性质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