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 资本论第三册
- 核心概念
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或商人资本家)为借入货币资本而支付给货币资本家(贷出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资本的这种过剩伴随有相当可观的相对人口过剩,这并不矛盾。使劳动生产力提高、商品产量增加、市场扩大、资本在量和价值方面加速积累和利润率降低的同一些情况,也会产生并且不断地产生相对的过剩人口,即过剩的工人人口,这些人口不能为过剩的资本所使用,因为他们只能按照很低的劳动剥削程度来使用,或者至少是因为他们按照一定的剥削程度所提供的利润率已经很低。
如果资本输往国外,那么,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并不是因为它在国内已经绝对不能使用。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在国外能够按更高的利润率来使用。但是,这种资本对就业的工人人口和该国本身来说,都是绝对的过剩资本。它是作为绝对的过剩资本和相对的过剩人口并存的;这是二者同时并存和互为条件的一个例子。
展开阐述
利息是利润的分割,是002-核心概念-利润的一部分,它本身并不在借贷行为中被创造,而是来源于生产过程中对雇佣工人的剥削。
-
来源与本质:利息的源泉是004-核心概念-剩余价值率。当一个产业资本家借入货币资本用于生产时,他通过剥削工人获得利润。然后,他必须将这部分利润的一部分作为利息支付给货币资本家,以报答对方让渡的资本使用权。因此,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是利润的一部分。
-
利息率的决定:利息率,即利息与借贷资本的比率,不由一般利润率直接决定。它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即货币资本家(贷方)和职能资本家(借方)之间的竞争。利息率的上限是一般利润率,因为如果利息率高于利润率,职能资本家将无利可图,从而停止借款。它的下限则是不确定的,理论上可以接近于零。
-
与企业主收入的分割:总利润被分割为利息和013-核心概念-企业主收入。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报酬,归货币资本家所有;企业主收入则是资本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发挥职能的报酬,归职能资本家所有。这种分割掩盖了利润的真实来源,使得利息看起来像是货币资本自身产生的果实,而企业主收入则像是来自于资本家经营管理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