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是中国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中扮演了开创性的关键角色,它不仅发明了将多个城建项目打包、以“城投公司”为主体进行融资的“芜湖模式”,也是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最主要的贷款银行之一。
为解决这三个问题,城投公司就诞生了。发明这套模式的是国家开发银行。1998年,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和安徽芜湖市合作,把8个城市建设项目捆绑在一起,放入专门创立的城投公司芜湖建投,以该公司为单一借款人向国开行借款10.8亿元。
国开行是世界上最大的开发性银行,2018年资产规模超过16万亿元人民币,约为世界银行的5倍。
展开阐述
机构性质与定位
国家开发银行(国开行)是中国的一家政策性银行,也是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其核心定位是服务国家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等重大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与商业银行不同,国开行不以短期盈利为主要目标,能够提供周期长、规模大的战略性贷款。
制度创新者:“芜湖模式”的发明人
国开行在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制度创新者角色。
- 背景:在1990年代末,016-关键事件-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力紧张,同时法律禁止地方政府直接向银行贷款,城市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 创新:1998年,国开行与安徽省芜湖市政府合作,开创性地设计了“芜湖模式”。其核心是将多个分散的城市建设项目打包,注入一个专门成立的005-核心概念-城投公司(芜湖建投),然后国开行以这个公司为主体,发放单一的长期贷款。
- 影响:这一模式完美地解决了当时地方政府融资的制度障碍,迅速被全国各地效仿,成为后来所有004-核心概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运作的标准模板,也为003-核心概念-土地金融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地方发展的核心金融伙伴
- 主要贷款行:在017-关键事件-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国开行几乎是地方城投公司唯一的、最主要的贷款来源。危机后的“四万亿”刺激计划中,国开行依然是核心的资金提供方。
- 产业投资推手:在扶持023-核心实体-京东方等战略性产业的过程中,国开行也常常作为银团贷款的牵头行,为这些投资巨大的工业项目提供关键的长期信贷支持。
- 风险化解参与者:在地方产业出现危机时,国开行也深度参与风险化解,例如在027-核心实体-赛维LDK的债务危机中,国开行曾被动员参与救助。
角色与意义
国开行不仅是中国地方政府最重要的金融伙伴,更是中国特色投融资体系的重要设计者和推动者。它通过一系列的金融创新,将政府信用、财政资源与银行体系有效连接起来,为中国过去二十年的大规模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关键的、无可替代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