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ness(是什么)指事物的本质、共性与可定义性,由理知把握;Thatness(是那个)则指事物独特的、一次性的具体存在,由感知触及。

感知只知其“然”(thatness),理知方知其“所以然”(whatness)。

任何一个真实的存在,都既有其thatness,又有其whatness。前者使其独一无二,后者使其可被理解。

从thatness到whatness的飞跃,正是从感知到理知的飞跃,其桥梁是论理词。

展开阐述

“Whatness”和“Thatness”是一对核心的哲学范畴,用以精确地区分“知”的两个面向所处理的对象,是003-核心概念-知的两分在对象层面的具体化。

Thatness (是那个/然)

  • 定义:指一个事物作为独立个体、在此时此地、不可复制的独特性和存在性。它是事物“存在”的证明。
  • 对应认知:由004-核心概念-感知直接把握。我们通过感官触及的,永远是事物的thatness。例如,我们看到的不是抽象的“红色”,而是“这朵玫瑰的红”,这“红”是特定光线下、特定花瓣上的一次性呈现。
  • 特征:具体、个别、唯一、在场。

Whatness (是什么/所以然)

  • 定义:指一个事物所属的类别、所具有的普遍性质和本质规定性。它是事物“可被理解”和“可被言说”的基础。
  • 对应认知:由005-核心概念-理知通过抽象和001-核心概念-论理词来把握。理知通过追问“这是什么?”,试图穿透具体的thatness,抓住其背后的whatness。例如,从“这朵玫瑰”和“那朵玫瑰”中,理知抽象出“玫瑰”这个普遍概念。
  • 特征:抽象、普遍、共同、可定义。

两者的关系

  • 不可分割:任何真实存在的事物都是whatness和thatness的统一体。一个事物如果只有thatness而没有whatness,它将是不可言说、不可理解的纯粹感觉;反之,如果只有whatness而没有thatness,它就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非现实的存在。
  • 认知路径:人类的认知过程,本质上就是从感知捕捉到的thatness出发,通过理知的努力,去揭示和定义其whatness的过程。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用抽象来理解具体的过程。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