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Formalism),在伦理学中通常被称为道义论(Deontology),是一大类与理论-后果主义相对立的规范伦理学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一个行为的道德价值(对与错)取决于该行为本身是否符合某种道德规则、原则或义务,而与其后果无关

理论-形式主义 (Formalism): 这种观点认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是由其是否符合道德规则决定的,而非其后果。

核心论点

道义论者认为,存在一些绝对的道德责任或禁令,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无论可能带来多么好的结果,我们都必须遵守。例如,“不说谎”、“不杀害无辜者”、“遵守承诺”等,都可能被视为道义论所要求的绝对义务。

行为的“对”与“错”在于其内在的形式或本质,而非其外在的后果。

主要形式

最著名、最系统的道义论理论是**理论-康德主义**,由德国哲学家人物-康德提出。

  • 理论-康德主义:其核心是概念-定言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它要求我们的行为准则必须是可普遍化的(即你愿意让所有人都按照这个准则行动),并且我们必须始终将人(包括自己和他人)当作目的本身,而不仅仅是手段。

与后果主义的对比

特征形式主义 (道义论)理论-后果主义
道德基础规则、义务、责任后果、结果
核心问题“我应该遵守什么规则?”“什么行为能带来最好的结果?”
道德判断关注行为本身关注行为的产出
典型代表理论-康德主义理论-效益主义

面临的挑战

形式主义/道义论也面临着一些经典的伦理困境:

  • 规则的冲突:当两条绝对的道德规则发生冲突时(例如,“不说谎”和“保护无辜的生命”发生冲突),道义论似乎无法提供一个解决冲突的原则。
  • 对后果的忽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严格遵守规则可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道义论似乎要求我们即使在会导致世界毁灭的情况下,也不能说一句善意的谎言,这与许多人的道德直觉相悖。
  • 规则的来源:这些绝对的道德规则从何而来?是源于上帝、理性,还是社会契约?道义论需要为其规则的权威性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