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研究的是,社会总资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单个资本)的循环如何相互交错、互为条件,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生产和流通过程的连续运动。

各个单个资本的循环是互相交错的,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现在,我们就要考察作为社会总资本的组成部分的各个单个资本的流通过程(这个过程的总体就是再生产过程的形式),也就是考察这个社会总资本的流通过程。

展开阐述

对社会再生产的分析,将视角从单个资本的孤立运动,提升到由无数单个资本构成的社会总资本的总体运动。其核心是揭示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和物质上如何实现补偿,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能够持续进行。

研究对象的转变

  • 从单个资本到总资本:之前的分析(资本循环与周转)主要考察单个资本的运动,可以假定其所需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市场总是现成的。但在社会再生产的层面,这些都不能再被假定,而必须被证明。社会总产品本身必须包含补偿全部所耗资本和满足全部社会消费所需的物质要素。
  • 从形式分析到物质分析:分析不再仅仅停留在价值的形态变化(G-W-G′),而必须深入到产品的使用价值层面。社会总产品必须在物质形态上满足两大部类的再生产需求。
  • 循环公式的选择商品资本的循环(W′…W′)成为最适合的分析工具,因为它以总产品(W′)为起点,天然地包含了资本的再生产和社会的总消费(包括工人的工资消费和资本家的剩余价值消费)。

核心问题

社会再生产理论旨在回答以下核心问题:

  1. 价值补偿:社会总产品的价值(c+v+m)如何补偿当年消耗掉的全部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并实现剩余价值(m)?
  2. 物质补偿: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使用价值上)如何替换掉已被消耗的生产资料和满足社会成员的消费需求?
  3. 两大部类的交换:为了实现上述补偿,生产生产资料的**第Ⅰ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Ⅱ部类**之间必须进行怎样的交换?它们之间必须满足什么样的比例关系?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可以揭示出资本主义再生产(无论是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得以实现的客观条件,以及这些条件本身所蕴含的深刻矛盾和危机的可能性。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