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 资本论第三册
  - 历史与社会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周期性、强制性的爆发。

危机永远只是现有矛盾的暂时的暴力的解决,永远只是使已经破坏的平衡得到瞬间恢复的暴力的爆发。

资本主义生产的真正限制是资本自身,这就是说:资本及其自行增殖,表现为生产的起点和终点,表现为生产的动机和目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而不是反过来生产资料只是生产者社会的生活过程不断扩大的手段。

展开阐述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无法摆脱的宿命,它并非偶然事件,而是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深刻的内在矛盾。

  1. 根本原因: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具体表现为:

    • 生产无限扩大与消费相对狭隘的矛盾:资本追求无限增殖的本性,驱使生产力无限制地发展。然而,在以剥削为基础的分配关系下,广大劳动群众的消费能力却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生产的无限扩大趋势与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的相对狭隘,是危机最直接的原因。
    •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在单个工厂内部,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在整个社会层面,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和竞争,生产处于一种无政府状态。
  2. 本质:资本主义的危机,本质上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不是说生产出的产品超出了社会成员的绝对需要,而是说生产出的产品,超出了在资本主义分配关系下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3. 周期性:危机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终点,也是新的周期的起点。危机通过对现有资本价值的巨大破坏(工厂倒闭、商品销毁、资本贬值),强制性地、暂时地解决生产过剩的矛盾,为生产的下一次高涨创造条件,从而使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爆发的特点。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