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是《孙子兵法》中一对极重要的辩证范畴,指军事实力的强弱、攻防的优劣状态,其核心战术思想在于051-战略战术-避实而击虚,即以我之“实”击敌之“虚”。

兵之所加,如以碬投卵者,虚实是也。 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

内涵阐述

“虚实”是贯穿《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之一,在014-篇章-虚实篇中有集中论述。

  • 实(Shi):指兵力集中、准备充分、士气高昂、实力强大的状态。
  • 虚(Xu):指兵力分散、准备不足、士气低落、实力薄弱的状态。

孙子认为,高明的将领作战,就像用磨刀石砸鸡蛋一样(“如以碬投卵”),必然能取胜,这正是因为他善于运用“虚实”的道理。

“虚实”的转化与运用

“虚”与“实”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战争的艺术就在于促使这种转化朝着有利于我方的方向发展。

  1. 050-战略战术-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战场主动权,通过调动敌人,使其由“实”变“虚”。例如,通过攻击其必救之处,迫使敌人疲于奔命,从而我方可以逸待劳。
  2. 051-战略战术-避实而击虚:这是“虚实”思想最核心的战术原则。作战时要像水流一样,避开敌人坚固的“实”处,攻击其空虚的“虚”处。
  3. 052-战略战术-我专而敌分:为制造敌之“虚”,关键在于隐藏我方意图(“我无形”),同时诱使敌方暴露其部署(“形人”)。敌方不知我方主攻方向,就不得不处处防备,其兵力必然分散(“敌分”);我方则可集中兵力(“我专”),形成局部优势,以众击寡。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