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为《孙子兵法》作的注是现存最早的注释本,对后世理解《孙子兵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汉末曹操云:“孙子者,齐人。事于吴王阖闾,为吴将,作《兵法》十三篇。” 计者,选将、量敌、度地、料卒、远近、险易,计于庙堂也。
曹操的《孙子略解》(即《魏武帝注孙子》)是“十一家注”版本中收录的第一个、也是流传最广的注释本。他的注释清晰地阐释了《孙子兵法》中的许多核心概念。
例如,在解释009-篇章-计篇的“计”时,他明确指出这是指在庙堂之上对将领、敌人、地理、士卒、路程、险易等各方面进行的综合战略筹划。本书在解析《孙子兵法》原文时,频繁引用曹操的注释作为权威解释,如对“045-战略战术-兵者诡道也”、“030-核心概念-势”、“031-核心概念-虚实”等概念的解读,都离不开他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