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是牛顿提出的革命性理论,它指出宇宙中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该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一定律首次将天体的运行规律与地面物体的下落现象统一在同一个数学框架之下,是牛顿“大综合”的核心。

万有引力还为重物坠地、潮汐现象等提供了统一解释,成为牛顿“大综合”的核心概念。

但是,万有引力本身却得不到解释。

牛顿万有引力的瞬时作用则无论如何经验不到,所以需要实验和计算来证明…

展开阐述

万有引力定律是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它标志着经典物理学体系的完全建立。

背景:动力学问题的提出

  1. 惯性定律的后果:惯性定律指出,物体的自然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行星为什么会围绕太阳做曲线(椭圆)运动,而不是飞向太空?
  2. 寻找向心力:这必然要求存在一个持续作用的、将行星拉向中心的力。万有引力理论正是为了解答这一动力学问题而提出的。

牛顿的“大综合”

  1. 统一天地物理学:牛顿天才地意识到,那使苹果落地的力,与维持月球围绕地球、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力,是同一种力。这彻底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月下世界”和“月上世界”遵循不同物理规律的区分,实现了宇宙的物理统一。
  2. 数学化表述:牛顿将引力精确地用数学公式(F = G * (m1*m2)/r²)表达出来,使其成为一个可计算、可预测的普适定律。
  3. 解释与预测:该定律不仅完美地解释了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还能解释潮汐现象、重力现象,并成功预测了海王星的存在,展示了其强大的理论威力。

争议与影响

  • 超距作用(Action at a Distance):引力是如何在真空中瞬间传递的?这种“超距作用”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巨大争议,因为它违背了“力必须通过接触传递”的机械论直觉。牛顿本人也承认,他只能描述引力如何运作,但无法解释其所以然(“我不知其所以然”)。
  • 决定论世界观:万有引力定律描绘了一个像钟表一样精确、有序、可预测的宇宙图景,深刻地影响了启蒙运动,催生了机械决定论的世界观。
  • 科学的典范:牛顿的成功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树立了典范,即通过数学化的定律来统一和解释表面上不相关的自然现象。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