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系统-命题演算

命题演算(Propositional Calculus)是书中介绍的一个概念-形式系统,它旨在形式化地捕捉逻辑推理中仅依赖于“并且”(and)、“或”(or)、“非”(not)、“若…则…”(if…then…)这四个词的推理部分。它是一个没有公理,完全由推理规则驱动的系统。

只依赖于正确使用这四个词的那种推理,叫作命题推理。

系统定义

符号

命题演算的符号表包括:

  • 原子: P, Q, R 以及带撇的版本 P', Q'' 等。
  • 逻辑联结词: (与), (或), (蕴含), (非)。
  • 括号: <, >, [, ]

良构串

系统的“合法语句”(良构串)是通过概念-递归规则定义的:

  1. 所有原子都是良构的。
  2. 如果xy是良构的,那么 ~x, <x∧y>, <x∨y>, <x→y> 也都是良构的。

每一个串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追溯到它的基本成分——这就是原子。你可以简单地往回运用形成规则,直到你不能再往下用为止。

推理规则

命题演算的核心是一套精巧的推理规则,用于从无到有地生成定理:

  • 联结规则: 如果x和y是定理,那么<x∧y>是定理。
  • 分隔规则: 如果<x∧y>是定理,那么x和y都是定理。
  • 双重弯号规则: ~~可以从任何定理中删除,或添加到任何定理中(只要结果良构)。
  • 幻想规则 (演绎定理): 如果假定x是一个定理时能推导出y来,那么<x→y>是一个定理。这是系统生成第一条定理的起点,通过进入一个“幻想”的层次来完成。
  • 搬入规则: 在一个幻想里边,任何来自于“现实性”高一个层次的定理都可以拿进并使用。
  • 分离规则 (Modus Ponens): 如果x和<x→y>二者都是定理,那么y是一个定理。这对应于人物-刘易斯·卡罗尔的对话中乌龟所挑战的逻辑步骤。
  • 易位规则: <x→y><~y→~x>是可互换的。
  • 德·摩根规则: <~x∧~y>~<x∨y>是可互换的。
  • 思维陀螺规则: <x∨y><~x→y>是可互换的。

这个系统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公理——只有规则。……事情怎么才能开始呢?回答是有那么一条规则,它无中生有地制造定理——它不需要一个“老定理”作为输入……这个特别的规则被称为幻想规则。

意义与真理

命题演算的定理,在“半解释”(只解释逻辑符号,不解释原子P, Q, R等)下,都是普遍为真的语句形式,例如<P∨~P>(P或非P)。这表明该系统是一致的,它通过纯粹的符号操作,精确地捕捉了逻辑真理的某种形式。

命题演算的关键思想:它产生一些定理,当它们被半解释时,它们被看成是“普遍为真的半句子”,由此就意味着:不管我们怎样去把解释做完全,最后的结果总是一个真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