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约翰·卢卡斯

约翰·兰道夫·卢卡斯(John Randolph Lucas, 1929-2020)是一位英国哲学家,他在本书中被重点提及,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基于概念-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论证,以反对“机械论”,即反对人类心智可以被机器(如图灵机或任何概念-形式系统)完全模拟的观点。

“心智、机器与哥德尔”论证

卢卡斯的核心论点发表于他1961年的论文《心智、机器和哥德尔》(Minds, Machines, and Gödel)中。其主要思想是:

  1. 对于任何一个用来模拟人类心智的一致的概念-形式系统(机器),根据概念-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都必然存在一个它无法证明的真命题(即该系统的哥德尔命题G)。
  2. 然而,一个人类数学家可以“跳出系统”,洞察到这个哥德尔命题G的真理性。
  3. 因此,人类心智具有该形式系统所不具备的能力。
  4. 结论是,人类心智在本质上不能被任何单一的计算机程序或形式系统所概括。

一篇引起很大争议和富于启发性的文章,它声称要表明人脑在根本上不能用计算机的程序塑造出来。其论据完全建立在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上,因而非常有趣。其文风(在我看来)是异常暴躁恼怒的——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它读起来非常有趣。

Lucas J. R.[卢卡斯],“Minds, Machines, and Gödel”[心智、机器和哥德尔],Philosophy《哲学》36(1961),第112页。

争议与反驳

卢卡斯的论证自提出以来,引发了哲学界和人工智能领域大量的讨论和争议。书中也提及了多位学者对他的反驳,例如保罗·贝纳塞拉夫(Paul Benacerraf)和I. J. 古德(I. J. Good)。这些辩论围绕着人类心智是否一致、我们如何“知道”哥德尔命题为真,以及“跳出系统”这一行为本身是否可被机械化等问题展开。

是反驳卢卡斯的种种尝试中最重要的一个。全都是根据哥德尔的结论来讨论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

Benacerraf Paul[贝纳塞拉夫·保罗],“God,the Devil,and Gödel”[上帝、魔鬼与哥德尔],载于Monist《一元论者》51(1967):9。

尽管备受争议,卢卡斯的论证仍然是探讨概念-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哲学内涵以及概念-智能本质时一个无法绕开的重要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