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Materialism)是解决问题-心身问题的三大主要理论之一,其核心观点是:只有物质(或物理实在)是唯一真实存在的。在唯物主义看来,所有现象,包括心灵和意识,最终都可以被还原为或解释为物质的属性或过程。

唯物主义

认为只有物质才是唯一实在的学说。

核心论点

唯物主义是当代科学,尤其是物理学和神经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它主张心灵并非一个独立的实体,而是大脑物理活动的结果或表现形式。

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都认为心灵无非是大脑而已。因与他人共同发现 DNA 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弗兰西斯·克里克 (Francis Crick) 就为这样的观点辩护过。在他的著作《惊人的假说》(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中,他说道:“…你对自己人格同一性和自由意志的感觉其实都只是一大堆神经细胞和相关分子的行为而已。”

这个观点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原子论者,如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他们认为一切都由原子构成。

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 (Leucippus) 和德谟克利特 (Democritus) 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就提出我们完全是物质性的存在。在他们看来,我们只是一堆原子…而已。

唯物主义的主要形式

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唯物主义发展出了多种具体理论,试图更精确地解释心灵与大脑的关系:

  • 理论-逻辑行为主义 (Logical Behaviorism): 将心灵状态等同于行为倾向。
  • 理论-同一性理论 (Identity Theory): 主张心灵状态与大脑状态是同一的。
  • 理论-功能主义 (Functionalism): 将心灵状态定义为其因果角色或功能,而非其物理实现。
  • 理论-取消式唯物主义 (Eliminative Materialism): 认为我们日常谈论的“心灵”、“信念”等民间心理学概念是错误的,应该被神经科学的语言所取代。

尽管唯物主义在解释物理世界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解释主观意识(即概念-质性内容)如何从无意识的物质中产生。这是问题-心身问题中所谓的“困难问题”(the hard prob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