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

意向性(Intentionality)是心灵哲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描述的是心灵状态(如信念、欲望、思想)具有的“关于”(aboutness)或“指向”(of-ness)某个事物、状态或内容的特性。简而言之,我们的思想总是在关于某样东西。

意向性

心灵状态的“关于”性。

核心特征

意向性是区分心理现象和纯粹物理现象的一个关键标志。物理对象(如一块石头或一把椅子)本身并不“关于”任何东西,但我们的思想却总是指向某个对象或内容。

  • 我的信念关于“今天会下雨”。
  • 我的欲望关于“喝一杯咖啡”。
  • 我的记忆关于“我的童年假期”。

这些思想中的“关于”性,就是意向性。

在心灵哲学中的重要性

意向性是问题-心身问题中的另一个难题,特别是对于理论-唯物主义而言。问题在于:一个纯粹的物理系统(如大脑),其状态(如神经元的放电模式)如何能够获得“关于”外部世界某个事物的特性?物理状态本身似乎并不内在地具有这种指向性。

人物-约翰·塞尔中文屋思想实验正是为了挑战强人工智能观点而设计的,其核心就在于意向性。塞尔论证说,一个计算机程序即使能够完美地操纵符号(在功能上模拟理解),它也缺乏真正的意向性,即它并不真的“理解”这些符号所关于的意义。

思想实验-塞尔的中文屋

…旨在论证一个系统即使能在功能上完美地模拟对中文的理解(正确地处理输入并给出输出),但它本身可能完全不理解中文的含义。

如何从大脑的神经生物学过程中解释意-向性的起源,是当代心灵哲学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