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二元论
属性二元论(Property Dualism)是一种试图在理论-唯物主义和实体二元论之间寻找中间立场的理论-二元论。它主张,宇宙中只存在一种基本实体——即物理实体,但这种实体可以拥有两种根本不同类型的属性:物理属性和心理属性(或精神属性)。
…和属性二元论 (property dualism)(第 2.6 节)。
核心论点
与实体二元论不同,属性二元论不认为心灵是一个独立的、非物质的实体。它同意理论-唯物主义的观点,即我们是由物质构成的。然而,它反对还原论的唯物主义,认为心理属性(如意识、思想、感觉的质性内容)不能被完全还原为或等同于物理属性。
心理属性被看作是物理系统(特别是大脑)达到某种复杂程度时所**突现**(emerge)出来的全新属性。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就是说它可能含有部分所不具有的性质。
与其他理论的关系
- 对实体二元论的让步:它承认心理现象的独特性和不可还原性,这与实体二元论的直觉相符。
- 对唯物主义的让步:它坚持只有一个物理世界和物理实体,这与科学的世界观相容,并避免了实体二元论的“交互作用难题”。
面临的挑战
属性二元论虽然巧妙地试图融合两种对立观点,但它也面临着自身的困难:
- 解释“突现”:仅仅说心理属性是“突现”的,并没有真正解释它是如何从物理属性中产生的。这个过程本身仍然是神秘的,有时被批评为只是给问题贴上了一个新标签。
- 心理因果的地位(副现象论风险):如果物理世界是因果闭合的,那么这些非物理的心理属性如何能够反过来对物理世界(如我们的身体行为)产生因果影响?如果它们不能,属性二元论就可能退化为一种副现象论(Epiphenomenalism),即认为心理属性只是大脑活动的副产品,没有任何因果作用。这与我们的常识相悖。
尽管面临挑战,属性二元论因其试图同时尊重科学事实和我们的主观经验,在当代心灵哲学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被广泛讨论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