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黑尔的纳粹狂热分子

“黑尔的纳粹狂热分子”是由哲学家R.M.黑尔(R. M. Hare)提出的一个概念-思想实验,旨在检验理论-康德主义概念-定言命令的普遍法则形式。它通过一个极端的例子,探讨了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准则虽然邪恶,但其本人却愿意将其普遍化,那么这个行为是否在道德上就是允许的。

思想实验的内容

黑尔邀请我们想象一个情境:

思想实验-黑尔的纳粹狂热分子

设想一个狂热的纳粹分子,他真诚地相信应该消灭所有的犹太人。

我们用概念-定言命令的普遍法则形式来质问他:“你是否愿意‘应该消灭所有犹太人’这条准则,成为一条普遍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法则?”

这位狂热分子回答说:“是的,我愿意。而且,如果经过调查发现我自己也有犹太血统,那么我也愿意,甚至认为我应该被消灭。”

实验的目的与结论

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问题是:这位纳粹狂热分子的行为准则,是否通过了概念-定言命令的普遍化测试?

  • 从形式上看,答案似乎是。因为这位狂热分子愿意将他的准则普遍化,甚至愿意在自己也成为受害者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这条准则。他的意志在逻辑上似乎是自洽的。
  • 然而,我们所有人的道德直觉都强烈地认为,种族灭绝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恶,无论那个作恶者本人是否愿意被同样地对待。

这个思想实验的结论是,仅仅是形式上的“可普遍化”,可能不足以成为判断一个行为是否道德的充分标准

这个思想实验旨在说明,一个行为准则即使可以通过普遍化测试,也仍然可能是严重不道德的。

它揭示了理论-康德主义的一个潜在弱点:康德的理论似乎更关注于行为准则在逻辑上的一致性,而可能忽略了其内容的实质性善恶。一个意志上完全自洽的“狂热分子”,其行为准则虽然通过了形式上的测试,但其内容却是我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接受的。

这个案例表明,一个完备的伦理学理论,可能不仅需要考虑形式上的一致性,还需要考虑某些实质性的价值内容,例如对人类福祉的关怀、对痛苦的避免等理论-效益主义所强调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