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康德的灵魂转换

“康德的灵魂转换”是由哲学家人物-康德(Immanuel Kant)提出的一个概念-思想实验,旨在挑战将问题-人格同一性等同于拥有同一个不变灵魂的理论-灵魂理论

思想实验的内容

康德邀请我们想象一个情境:

思想实验-康德的灵魂转换

设想一个人的身体和所有心理内容(记忆、性格、信念等)都保持完全不变,但在他所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内在的那个非物质的“灵魂”实体,被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灵魂实体所取代了。

实验的目的与结论

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问题是:我们是否有任何理由认为,这个人因为灵魂被替换了,就变成了另一个人?

康德的答案以及大多数人的直觉都是:没有理由

  • 从外部观察者的角度看,这个人的外貌、行为、言谈举止都没有任何变化。
  • 从他自己的第一人称视角看,他感觉自己的人生是完全连续的,他记得自己的过去,对未来有自己的规划。

既然所有可观察的物理证据和可内省的心理证据都表明他是同一个人,那么仅仅是那个我们无法观察、也无法感知的“灵魂”发生了变化,似乎并不足以改变他的人格同一性。

这个思想实验的结论是,一个不可感知的、与心理内容没有必然联系的“灵魂”实体,对于我们所关心的那种人格同一性来说,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同一个人,依据的是他的心理连续性,而不是某个神秘的、不可知的灵魂基底。

这个思想实验挑战了灵魂理论。康德设想,如果一个人的灵魂被另一个灵魂所取代,但其所有的记忆、性格和身体特征都保持不变,那么我们是否有理由说这个人变成了另一个人?大多数人会认为,只要心理内容是连续的,他就是同一个人,这表明灵魂本身可能不是人格同一性的关键。

康德的这个论证,有力地削弱了理论-灵魂理论的说服力,并为那些强调心理标准(如理论-记忆理论理论-心理连续理论)的理论提供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