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实验:刘易斯的疼痛的火星人

“刘易斯的疼痛的火星人”是由哲学家大卫·刘易斯(David Lewis)提出的一个概念-思想实验,旨在反驳理论-同一性理论,并为理论-功能主义提供支持。

思想实验的内容

这个思想实验邀请我们想象一个与人类生理结构完全不同的火星人:

思想实验-刘易斯的疼痛的火星人

这个思想实验设想了一个生理结构与人类完全不同的火星人,他没有神经元,身体由可膨胀的液压囊构成。然而,当他的身体受到伤害时(例如,脚被踩到),他会表现出所有与疼痛相关的行为(大叫、跳动),并且其内部的液压系统也进入了一种特定的状态,这种状态在他的认知系统中扮演着与我们大脑中的“疼痛状态”完全相同的功能角色。

实验的目的与结论

这个思想实验的核心在于多重可实现性(Multiple Realizability)的论点。

  1. 理论-同一性理论的反驳理论-同一性理论主张“疼痛”就是某种特定的大脑状态(例如,C-纤维兴奋)。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这个没有C-纤维、甚至没有神经元的火星人,就不可能感到疼痛。然而,我们的直觉强烈地认为,如果一个生物在功能上和行为上都表现得和我们疼痛时一模一样,那么他就是感到了疼痛。因此,将疼痛与任何一种特定的物理实现(如人类的大脑状态)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2. 理论-功能主义的支持:这个思想实验完美地支持了理论-功能主义的观点。理论-功能主义认为,一个心灵状态的本质不在于其物理构成,而在于它所扮演的功能角色。火星人的液压囊状态,虽然物理上与我们的大脑状态完全不同,但它在火星人的认知系统中扮演了与我们的“疼痛”完全相同的因果角色(由身体损伤引起,并引起特定的信念、欲望和行为)。因此,根据功能主义,火星人确实处于疼痛状态。

“疼痛的火星人”有力地说明了,心灵状态可以由多种不同的物理系统来实现,重要的不是“硬件”是什么,而是它实现了什么样的“软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