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政府组织

清代的政府组织,是在明代废除宰相、皇权独揽的制度基础上,为服务其部族政权的私心而进一步改造的结果。其核心特征并非制度的创新,而是“法术”的运用,旨在加强军事统制和部族专制。

中央政府:君主独裁的强化

清代中央政府的权力运作,处处体现着君主独裁的强化和对汉臣的防范。

  • 沿袭明制:清代沿袭了明代废宰相、以内阁大学士为皇帝秘书的制度。这为皇帝专权提供了便利,而清代皇帝本身即是满洲部族的领袖。
  • 设立军机处: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取代内阁成为真正的权力中枢。其名为“军机”,实质上是以军事统制的方式处理全国政务,是赤裸裸的军事统治。
  • 削弱六部:通过满汉复职、分割事权等方式,清代六部的权力被大大削弱,无法形成有效的行政中枢,权力完全集中于皇帝一人。

清代政治,制度的意义少,而法术的意义多。明代废了宰相,清代便把此制度沿袭下来……这对于满洲人是一种方便。因为废了宰相是利于皇帝专制的。而皇帝则显然是满洲人。

地方政府:军事监督与控制

清代的地方政府层级复杂,同样以军事控制为首要目的。

  • 督抚制度化:将明代作为临时派遣官员的总督、巡抚变为地方常设的最高长官,且多由满人担任,对地方形成高压态势。
  • 八旗驻防:在全国各军事要地派驻八旗军队,直接监视和控制地方。

总体而言,清代政府组织的设计,处处以维护满洲部族的私利为先,通过一系列“法术”手段,将皇权与部族权力推向了顶峰,彻底偏离了中国传统政治中“公天下”的制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