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检”是乡镇政府为应对上级部门的考核评估而进行的全方位、运动式的准备工作,是“压力型体制”如何运作的集中体现和生动展演。

乡镇是最低一级政府,谁都可以检查你,你却不可以去检查人家,只有扛着。

检查一来,乡镇干部就得为对付和琢磨各类账、表、卡、册上的数据及各类宣传标牌费尽心力。看来,随着近代国家成长而兴盛起来的无所不包的“数字化管理”在当下的乡镇政治中又进一步衍化为一种魔幻式膨胀的“数字化游戏”。

展开阐述

本书开篇即详细记述了小镇为迎接全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考核评估而展开的“迎检”工作。这一事件并非普通的行政检查,而是一场被定性为“决战”的政治任务,其过程和特征深刻地揭示了基层政府的运作逻辑。

“迎检”的特征:

  1. 总动员模式:迎检是压倒一切的“033-概念-中心工作”。镇政府会进行反复的“战前动员”,所有干部都被派往下属村庄,整个政府大院几乎“空城”,一切工作围绕迎检展开。
  2. “做作业”:迎检的核心工作是“做作业”,即准备和完善迎检材料。由于上级对材料的要求极为繁复和精细,而基层工作又不可能完全按规定执行,因此干部们必须花费大量精力来补齐、修改甚至“制作”各种档案、报表、清册和公示牌,以确保书面材料的“完美无缺”。
  3. 高昂的行政成本:迎检耗费巨大。除了人力和时间的投入,还有高昂的财务成本。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镇政府不惜“045-权力技术-花钱买平安”,花费数十万元清退之前不合规的收费,以避免在检查中被“一票否决”。
  4. 形式主义压倒实质:整个迎检过程,追求的是形式上的完美和无懈可击,而非工作的实际效果。干部们所做的一切,其目的只有一个:确保在高分考核中过关,满足上级的要求。

“迎检”这一事件,是理解032-概念-压力型体制如何塑造基层政府行为的最佳切入点。它生动地说明了,在自上而下的层层考核压力下,乡镇政府的行为逻辑是如何被扭曲,从而被迫将大量资源投入到一场应对检查的“表演”之中。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