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相对主义问题
道德相对主义问题(Problem of Moral Relativism)是概念-价值论(伦理学)中的一个核心难题。它源于两个我们普遍持有但看似相互冲突的信念:我们直觉上感到某些行为在客观上就是对的或错的(例如,无故折磨儿童是错的);但同时,我们又观察到不同个人和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道德分歧,这似乎表明道德判断是相对的。
道德相对主义问题
关于世界上如何可能存在绝对的道德标准的哲学问题。
问题的核心矛盾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道德的客观性与道德的相对性之间的冲突。
如果道德是完全相对的,那么我们就无法合理地谴责其他文化或个人的行为(例如,希特勒的行为),因为在他们的标准下,他们的行为可能是“对的”。但如果道德是客观的,我们又该如何解释和处理现实中广泛存在的、看似无法调和的道德分歧呢?
道德相对主义问题 (problem of moral relativism) 来自这两种信念:某些行为在客观上就是对的或者错的,以及所有的道德判断都是相对的。如果所有的道德判断都是相对的 (取决于个人、社会或宗教等),那么就没有什么行为在客观上是错的或对的。但是如果没有任何行为在客观上是对的或错的,又如何可能会有在道德问题上的分歧呢?
理论立场
针对这一问题,伦理学发展出了不同的理论:
- 道德相对主义 (Moral Relativism):接受道德的相对性,分为理论-主观相对主义和理论-文化相对主义。
- 道德客观主义/实在论 (Moral Objectivism/Realism):坚持存在客观的道德真理。这类理论需要解释道德真理的来源(例如,是源于上帝(理论-神命论)、理性(理论-康德主义),还是能带来最好后果的计算(理论-后果主义)),并回应道德分歧的挑战。
解决道德相对主义问题,对于我们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如何建立公正的法律体系、以及如何做出个人的道德抉择,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