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 资本论第三册
- 规律与趋势
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经济规律,它规定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且商品交换以等价交换为原则。
既然商品的总价值调节总剩余价值,而总剩余价值又调节平均利润从而一般利润率的水平,——这是一般的规律,也就是支配各种变动的规律,——那么,价值规律就调节生产价格。
不管价格是怎样调节的,我们都会得到如下的结论:1.价值规律支配着价格的运动,生产上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的减少或增加,会使生产价格降低或提高。
展开阐述
在《资本论》第三册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发生了转化,但它依然是理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基础。
-
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核心有两点:第一,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第二,商品必须按照它们的价值进行交换。
-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转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规律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以一种转化了的形式继续发挥作用。
- 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由于不同生产部门的005-核心概念-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同,如果商品都按价值出售,利润率就会千差万别。通过部门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利润率会趋向于平均化,形成006-核心概念-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也就转化为007-核心概念-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
- 生产价格的基础:尽管单个商品的生产价格会偏离其价值,但从全社会来看,所有商品生产价格的总和等于所有商品价值的总和,所有利润的总和也等于所有剩余价值的总和。因此,价值规律最终仍在背后支配着生产价格的运动。生产价格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商品价值的变动(即生产该商品所需劳动时间的变动)引起的。
-
作用方式:价值规律像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009-核心概念-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的不断波动,自发地调节着社会劳动的分配。当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高于其生产价格时,资本就会流入该部门,反之则流出。这样,价值规律强制性地使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地分配到不同的生产部门,以满足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