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 资本论第三册
- 核心概念
超额利润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其社会生产价格,或个别价值低于市场价值时,所产生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额外利润。
如果这些商品中有一个较小的部分的生产条件低于这些条件,而另一个较小的部分的生产条件高于这些条件,因此一部分的个别价值大于大部分商品的中等价值,另一部分的个别价值小于这种中等价值,如果这两端互相拉平,从而使属于这两端的商品的平均价值同属于中间的大量商品的价值相等,那么,市场价值就会由中等条件下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来决定。这样,在最坏的一端生产的人,必然低于个别价值出售他们的商品;在最好的一端生产的人,必然高于个别价值出售他们的商品。
市场价值(关于市场价值所说的一切,加上必要的限定,全都适用于生产价格)包含着每个特殊生产部门中在最好条件下生产的人所获得的超额利润。
展开阐述
超额利润是资本主义竞争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是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差异的直接经济后果。
-
来源:超额利润的直接来源,是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或个别价值)与社会生产价格(或市场价值)之间的差额。当某个资本家由于采用了更先进的机器、更高效的管理方法或拥有了更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商品的个别生产成本低于社会平均水平时,他仍然可以按照由社会平均条件决定的市场价格(或生产价格)来出售商品。这样,他就能获得一个超过该部门006-核心概念-平均利润的额外利润,即超额利润。
-
暂时性:超额利润通常是暂时的。追求超额利润是资本家改进技术的强大动力。一旦某个生产者通过技术革新获得了超额利润,其他竞争者就会在竞争的压力下纷纷效仿,采用同样的新技术。当新的、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在整个部门得到普及,形成新的社会平均生产条件时,原有的个别生产价格就变成了新的社会生产价格,超额利润也随之消失。然后,新的技术革新又会开启新一轮追求超额利润的循环。
-
与地租的关系:在农业等领域,由于土地等自然条件的优劣差异是相对固定的,并且可以被垄断,在优越条件下经营所产生的超额利润可以长期存在,并转化为031-地租形式-级差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