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s:
- 资本论第三册
- 地租形式
级差地租Ⅰ是由土地的自然优劣(不同的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所产生的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
级差地租的第一个形式,即我们现在要考察的这个形式,是从土地的肥力不同产生的。
级差地租的第二个源泉是土地的位置。
展开阐述
级差地租Ⅰ是031-地租形式-级差地租的第一种形态,其产生与资本在农业中的投资无关,而是源于土地本身客观存在的、自然的差别。
-
来源:级差地租Ⅰ的来源是,等量资本投资在不同等级的土地上,会产生不同的劳动生产率。
- 肥力差异:在较肥沃的土地上,等量劳动能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使得单位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最贫瘠的劣等地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
- 位置差异:即使土地肥力相同,但距离市场更近的土地,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这同样会降低其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 这两种情况都会产生一个稳定的010-核心概念-超额利润,这个超额利润最终被土地所有者以级差地租Ⅰ的形式占有。
-
决定因素:级差地租Ⅰ的大小,取决于不同等级土地之间生产率的差别。土地越优越,其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就越大,级差地租Ⅰ也就越多。
-
与级差地租Ⅱ的区别:级差地租Ⅰ产生于不同地块之间原有的生产率差别,而033-地租形式-级差地租Ⅱ则产生于在同一地块上追加投资所带来的生产率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