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业是以机器体系为基础的现代生产方式,其最发达的形态是工厂,即一个由各种机器组成的、有组织的、由一个中央自动机推动的庞大机械怪物。

大工业必须掌握它特有的生产资料,即机器本身,必须用机器来生产机器。这样,大工业才建立起与自己相适应的技术基础,才得以自立。

现代工业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存形式看成和当作最后的形式。因此,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而所有以往的生产方式的技术基础本质上是保守的。

展开阐述

大工业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它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社会关系上都带来了深刻的革命。

  1. 技术基础: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概念-机器和机器体系。它要求用机器来生产机器,并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如力学、化学)来分解和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2. 工厂制度:在工厂中,工人服侍机器,劳动过程的协作性质成为技术上的必要。这创造了一种兵营式的纪律,使工人成为自动工厂的有意识的器官,并入死机构中。

  3. 对社会分工的革命:大工业的原则是把每一个生产过程本身分解为各个构成要素,这使得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发生变革,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造成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

  4. 对农业和家庭的革命:大工业消灭了旧社会的堡垒——农民,代之以雇佣工人,并彻底摧毁了农村家庭手工业,使农业和工业完全分离。同时,它也通过让妇女、儿童加入社会生产,为家庭和两性关系的更高级形式创造了新的经济基础。

大工业在资本主义形式下,造成了工人阶级的贫困、失业和生存状况的不稳定,但它也通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为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式创造了物质前提和形成要素。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