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后备军,即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积累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超过资本增殖平均需要而形成的过剩工人人口。

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从属于资本,就好像它是由资本出钱养大的一样。

相对过剩人口是劳动供求规律借以运动的背景。它把这个规律的作用范围限制在绝对符合资本的剥削欲和统治欲的界限之内。

展开阐述

产业后备军的产生是理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的直接后果。随着概念-资本的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资本对劳动的需求相对于资本总量的增长而递减。这导致一部分工人人口被不断地“游离”出来,成为相对过剩的人口。

产业后备军的作用

  1. 资本积累的杠杆:它为资本提供了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使得资本能够在不影响其他部门生产规模的情况下,突然地、跳跃式地扩展生产(例如在繁荣时期或在新兴工业部门)。

  2. 压低工资的工具:产业后备军的存在加剧了在业工人之间的竞争,其压力迫使在业工人不得不从事过度劳动和听从资本的摆布,从而把工资限制在符合资本增殖需要的界限内。

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形式

  • 流动的过剩人口:在现代工业中心,工人时而被吸引,时而被排斥。
  • 潜在的过剩人口:主要指随着资本主义侵入农业而不断被排挤、时刻准备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
  • 停滞的过剩人口:就业极不规则的劳动阶层,如现代家庭劳动,其生活状况低于工人阶级的平均水平。
  • 需要救济的赤贫:包括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孤儿、以及陷入贫困的“残废军”和“死荷重”。

产业后备军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必然条件。

关联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