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瘠概念”是单纯用于评价的词语(如好、坏),几乎不含描述性内容;而“厚实概念”则将描述(事实)与评价(价值)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既描述世界也指引行动。
借伯纳德·威廉姆斯的用语,我们要说,单纯用于评价的语词是薄瘠的,而我们平常所用的语词则是厚实的,即,它们既含有描述又含有评价。
我不是说,它们包含一半事实一半评价,而是说事实和评价混在一起。水汪汪的大眼睛或似烟非烟的眼神并不是眼睛尺寸、亮度等等再加上评价。
在我们的自然态度和自然话语中,事和情直接连在一起,并非先有一事,然后我们寻找它的意义,赋予它意义。事情连着我们的处境、感受、欲望、目标向我们呈现。
展开阐述
在探讨“事实的说话方式”时,作者引入了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关于“厚实概念”与“薄瘠概念”的区分,以此挑战简单僵硬的价值二分法。
1. 薄瘠概念 (Thin Concepts)
- 定义: “薄瘠概念”是那些高度抽象、主要甚至纯粹用于表达评价的词语。它们表达了说话者的赞同或反对,但不提供多少关于世界的具体描述。
- 例子: “好”、“坏”、“对”、“错”、“应该”。当我们说“这很好”,听者知道我们的赞同态度,但对“这”本身是什么样子,几乎没有获得任何信息。
- 特点: 它们是“非世界引导的”(not world-guided),其应用不依赖于复杂的经验性条件。
2. 厚实概念 (Thick Concepts)
- 定义: “厚实概念”是那些将描述与评价无缝融合的词语。它们既告诉我们世界是怎样的(描述),又告诉我们该如何感受或行动(评价)。
- 例子: 勇敢、残忍、慷慨、吝啬、诚实、体贴、粗鲁。例如,称一个人“勇敢”,不仅是描述他/她面对危险时的行为,同时也包含着一种赞许的评价。你无法在不带任何褒贬的情况下使用“勇敢”或“残忍”这样的词。
- 特点: 它们是“世界引导的”(world-guided),其正确使用要求使用者对特定情境下的事实有恰当的把握。同时,它们也是“行动引导的”(action-guiding),指引着我们的感受和反应。
区分的意义
这一区分的深刻意义在于,它揭示了我们的日常语言和经验世界的本来面貌。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由中性、赤裸裸的事实构成的世界里,然后再主观地给这些事实“贴上”价值的标签。相反,我们直接经验到的就是一个充满意义和价值的世界。
“厚实概念”的存在表明,“事实”与“价值”在我们的自然话语中是内在地、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事”与“情”本来就是一体。这使得那种试图将语言完全纯化为“事实陈述”和“价值判断”两类的做法显得既不可能,也背离了我们的真实经验。